皮下软如绵、肿似馒的脂肪瘤,常让患者忧心忡忡。
在中医看来,脂肪瘤绝非偶然出现的 “肉疙瘩”,其核心病机在于 “气血凝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当气血运行受阻,津液代谢失常,痰湿与瘀血相互裹挟,日积月累,便在皮下堆积成瘤,就像河道堵塞后淤泥与杂物聚集成滩。
气血凝滞形成脂肪瘤,诱因多元且隐匿。
1、长期肝气郁结,如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会使气机不畅,血液运行迟滞;
2、嗜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阻碍气血;
3、外感寒邪或久坐伤气,也会导致气血推动无力。
这些因素交织,最终酿成脂肪瘤。针对不同病因引发的脂肪瘤,治疗需精准施策,不能盲目套用通用方剂,需以古方为基,灵活配伍。
今天给大家举个气血凝滞而生的脂肪瘤的医案。
年初,48岁的甘先生是通过网络寻到了我,诉其背部、腹部散布多个脂肪瘤,最大者直径约2厘米,触之柔软,边界清晰,无痛痒但时有酸胀感,已存在两年。我观其体型偏胖,面色淡黄而暗,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细问得知,患者平素喜食油腻,常感身体困重,胸闷腹胀,大便黏腻不成形,睡眠质量欠佳。
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脾虚痰湿、气血凝滞,痰瘀互结皮下形成脂肪瘤。
调理上,我以“健脾化痰、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为原则,拟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厚朴、当归、川芎、莪术、浙贝母、生牡蛎、海藻、甘草。
14剂后复诊,诉身体困重感减轻,腹胀缓解。效不更方,随证微调药量,续服用1个月。三诊时,诉背部、腹部脂肪瘤明显缩小,部分已触摸不到,其他不适症状也基本消失。后续再巩固调理1个月,随访半年,脂肪瘤未再增大或新发。
此案思路:
冯先生属气血凝滞而生的脂肪瘤,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恢复脾胃运化之职,杜绝痰湿产生;陈皮、法半夏、厚朴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莪术破血行气,消散瘀滞;浙贝母、生牡蛎、海藻软坚散结,软化脂肪瘤;甘草调和诸药。
脂肪瘤虽常见,但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根源改善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既能消除瘤体,又能改善体质,降低复发几率。上文方剂需专业辨证使用,切勿盲目套用!
若你对文中案例、或想了解更多脂肪瘤中医防治知识,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脂肪瘤##脂肪瘤必须要手术切掉吗?##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众和配资-兰州配资平台-配资平台软件-配资网上炒股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