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的一个边远地区——曼尼普尔邦,再度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之所以说“再度”,是因为这个地区虽然面积不大,却在国际新闻中屡次亮相。自2008年以来,曼尼普尔一直保持相对平静,但近期,由于梅泰族和库基族这两个主要民族间爆发了激烈冲突,曼尼普尔再次成为国际热点。
起初,梅泰族与库基族的争斗仅仅围绕邦内的主导地位和特殊政治地位展开。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印度政府的不作为使得曼尼普尔邦的局势逐渐恶化,争取更大自主权乃至独立的呼声愈加响亮,最终引发了所谓的“曼尼普尔内战”。
那么,曼尼普尔邦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为什么它会渴望独立?这场冲突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如果曼尼普尔真的成功独立,它又会对印度带来什么影响呢?
展开剩余87%历史上,曼尼普尔本就与印度有着不小的隔阂。这个地区的文化与缅甸更加接近,其主要语言也属于汉藏语系,远离印度的印地语。曼尼普尔曾是一个独立的城邦,是印度与缅甸之间的一个重要贸易枢纽。在其全盛时期,曼尼普尔王国曾经辉煌一时,并以其富庶的经济而著称。
然而,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后,曼尼普尔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为了稳固殖民统治,英国支持曼尼普尔的那加人和库基人对抗占据该地的主要民族——梅泰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印度政府如今常常宣传其辉煌的历史,但实际上,古代印度从未形成过统一的国家。无论是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还是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都从未控制过整个印度。实际上,第一次实现印度全境统一的,恰恰是英国殖民者。正因如此,有人戏谑道,“印度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是大不列颠帝国。”
英国为了方便管理,将曼尼普尔纳入了英属印度的版图。虽然这一行动为印度政府后来宣称曼尼普尔为其领土提供了依据,但必须注意,英属印度的疆域不仅仅包括现在的印度,还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区,曼尼普尔与这些地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受殖民统治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元气大伤,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急剧下降,殖民帝国的维持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南亚地区强烈的独立浪潮面前,英国最终被迫撤出。曼尼普尔也在1947年提前摆脱了百余年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1947年8月11日,曼尼普尔正式宣布独立,建立了曼尼普尔王国,并采用了君主立宪制。那时的曼尼普尔并未成为印度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自己的政权体系,摩诃罗阇为最高行政长官,王国还成立了自己的制宪议会。这一历史背景,为曼尼普尔后来的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毕竟,曼尼普尔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然而,曼尼普尔刚宣布独立,印度政府便开始威胁。印度认为曼尼普尔曾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理应归属印度。印度的扩张主义态度很快表现出来,印度军队不断挑起摩擦,并封锁了曼尼普尔。
面对印度强大的压力,曼尼普尔无力抵抗,也得不到外援。最终,曼尼普尔被迫屈服于印度的要求。1949年9月21日,曼尼普尔国王巴格亚昌德拉在印度当局的逼迫下,签署了加入印度的协议,从此曼尼普尔王国灭亡。
印度政府接管后,为了巩固对曼尼普尔的统治,先将其划为中央直辖区,并派遣印度官员进行管理。然而,印度中央政府对曼尼普尔的治理效果相当糟糕,不仅未能解决经济困境,也未能有效化解民族冲突,反而激化了矛盾。面对这样的局面,曼尼普尔的独立运动愈加壮大。1972年,印度政府不得不妥协,成立了曼尼普尔邦,允许其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并组织了首次的立法会议选举,设立了六个自治委员会。
然而,曼尼普尔的困境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反而由于内外各种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冲突,曼尼普尔成为印度最动荡和暴力活动频发的地区之一。虽然印度政府在1958年就通过了《武装部队特殊权力法案》,允许军队干预曼尼普尔局势并打压武装分子,但暴力冲突依然没有得到遏制。
曼尼普尔的局势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在民族矛盾的推动下愈加复杂。当地的梅泰人、那加人、库基人和少数民族如泰米尔人、潘高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也层出不穷,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当地的“龙图腾崇拜”等信仰之间的摩擦更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这次冲突中,梅泰族与库基族之间的矛盾就引发了印度教寺庙的遭焚事件。
这些长期积累的冲突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直到2008年,各方才勉强达成停火协议。然而,部分武装力量的诉求并未得到满足,局势始终未能稳定。直到2023年5月,曼尼普尔再度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5月3日,在曼尼普尔首府英帕尔,梅泰族向印度政府提出希望获得“特殊部落地位”的要求。这一请求若能实现,梅泰族将能够获得印度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在资源分配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甚至能够在库基族传统领地购买土地。然而,这一要求激怒了库基族,导致了梅泰族和库基族之间的大规模对立和暴力冲突。由于政府在调解上的无所作为,这场冲突迅速升级,变成了全邦范围的暴力冲突。
曼尼普尔首席部长辛格急忙请求印度中央出兵,但印度政府的介入并非为了缓解族群冲突,而是为了解决曼尼普尔的武装力量问题。印度军队的强硬镇压并未平息局势,反而使得暴力愈加猖獗,冲突蔓延至整个地区。
这一过程中,原本源于梅泰族和库基族的争斗,随着印度军队的干预,演变成了全面的“内战”。印军与曼尼普尔的独立运动以及内部民族之间的冲突交织在一起,局势变得极其复杂。
这场斗争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梅泰族和库基族的争斗,而是印度政府的长期不作为和治理失败。政府忽视了曼尼普尔的内政,视其为可以任意掠夺的资源地,而忽略了解决民族冲突和社会问题,才导致了今天的混乱局面。
随着曼尼普尔局势的持续恶化,部分武装力量领导人提出了“曼尼普尔独立”的要求。毕竟,曼尼普尔历史上曾是独立的,长期的印度统治只带来了贫困和混乱,许多人认为,是时候摆脱印度的束缚了。
面对这一局面,印度总理莫迪依旧采取冷漠的态度,只是命令军队进行镇压,却没有任何实质性措施来解决曼尼普尔的困境。8月10日,莫迪发表了一场冗长的演讲,自己一方面高谈阔论,另一方面却在提到曼尼普尔局势时仅作简短表态,称“曼尼普尔将很快恢复和平”。
这一讲话遭到了印度媒体的讽刺,《今日印度》指出:“莫迪给曼尼普尔分配的时间只有1分钟,而给自己的自我吹嘘、挖苦反对派和空洞的前景设想分配的时间却有1小时。”莫迪的讲话揭
发布于:天津市众和配资-兰州配资平台-配资平台软件-配资网上炒股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