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援引美媒2月25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24日在白宫会见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时,右手背部可见一块明显淤青。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当时回应称:“特朗普总统手上有瘀伤,因为他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和握手。”此外79 岁的特朗普被诊断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小腿肿胀与右手瘀伤的症状已无法掩饰。
尽管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强调这是 “70 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疾病”。但媒体镜头早已捕捉到更多细节 —— 特朗普在观看世俱杯决赛、会见巴林王储等公开场合中,脚踝肿胀异常明显。
特朗普的健康争议并非首次出现。过去一年间,他在竞选演讲中多次混淆人名,将党内对手妮基・黑利错称为 “南希・佩洛西”;在被问及是否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时,竟忘记鲍威尔正是自己 2017 年任命的人选。
更直观的画面来自肢体表现:单手拧矿泉水瓶盖连续打滑 3 次,登上 “空军一号” 时险些绊倒 —— 而 4 年前,他曾对拜登类似的失态大加嘲讽。这些细节与他常年不变的饮食习惯形成呼应:作为公认的快餐爱好者,炸鸡、薯条与可乐构成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这种被医学专家视为 “心血管风险因素” 的偏好,让外界对其健康状况的担忧不断累积。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此次披露病情的时机颇具意味。在媒体镜头多次捕捉到异常症状后主动公布,显然是为了避免流言扩散升级。但这种 “被动应对” 反而引发更多猜测:特朗普或许不止这些病。从 2024 年 4 月 “认知测试满分”被质疑,到如今对未公开症状的联想,外界有理由怀疑,白宫是否仍在隐瞒更严重的健康隐患。
相较于健康本身,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对美国政治的潜在冲击,要我说,特朗普团队因为他疾病的冲击强度,甚至可能超过此前拜登。拜登的团队化执政模式,使得即便在健康问题凸显的后期,内阁成员仍能通过集体决策维持行政系统运转,这也是特朗普曾嘲讽 “深层政府掌控权力” 的背景。但特朗普的执政逻辑完全不同:他习惯亲自操盘核心事务,从政策制定到人事任免均牢牢掌控,下属更多扮演执行者角色。这种 “个人中心” 模式一旦他因健康问题无法履职,副总统万斯既缺乏足够的权威整合行政资源,也难以延续特朗普的治理风格,整个行政系统极可能陷入混乱。
随着未来三年半任期的推进,类似的健康争议可能成为常态。民主党已明确表示将利用这一议题,而公众对 “领导人能否胜任” 的审视也会愈发严格。对特朗普而言,除了应对舆论压力,更重要的是证明自己仍能稳定掌控权力。
众和配资-兰州配资平台-配资平台软件-配资网上炒股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